Friday, January 14, 2011
Thursday, November 12, 2009
好害怕!
哪怕有一天出門,遇到這種情況,大家就要來我家吃白粥了。

Sunday, November 1, 2009
November
本来还以为上一篇是在10月写的,但是仔细一看,原来是9月29日啊。
也就是说,我的部落10月是空白的。
原来,我跟香香和萍萍也分开超过一个月了。
不过,10月中我有去跟它们相聚过啦。
不过也是见到面而已,碰都没有时间碰到它们。
好啦,11月的到来,也就是说,今年只剩下两个月的时间而已了。
就来说说11月的活动吧!
6号姓林的朋友就要回来度假一个星期了。
哈哈,很久没有见到他了,到时我们肯定是每天出来喝茶了。
月中可能会去一趟KL公司吧?
还是等老板的决定吧!
23号源哥从沙巴回来度假,虽然不知道这次他会呆在这里多久,不过我的ABC肯定是借给他用了。
这时我就有借口说没有ABC,想要上色都不能上啦!
25号老师会出现在KL!同时还有冠军作品在身!
能不能跟崇拜的老师见面,这个就要随缘了。
29号是 Malaysia BAKUC 2009 的成绩公布日。
不过地点在KL,希望有机会到现场去开开眼界吧!
另外,新加坡的 AFA 我就真的绝望了!
身为 ACG 的一份子,却不能到现场去,只有残念了。
更心痛的是,无缘见到 May'N 女王真人,也听不到 K-ON 的现场演奏了。
呜呜呜呜。。。。。。
明年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这个能力出国呢?
原来,自己今年还有10天以上的年假是还没有去申请的。
看来也是时候要好好地给自己放个假了。
相信公司也不会让我从12月17日开始放假到明年的4号才回来上班吧?
另外,还要秘密进行某项计划!
这项计划对我某方面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但是在另一方面来说,其实是没有意义的。
所以决定将这项计划命名为《傻仔计划》!
好了,结论就是:
“这两个月我要过地充充实实!”
[完]
Tuesday, September 29, 2009
没有香香和萍萍的日子。
本本让我方便多了,因为可以让我带来带去。
但是我也不是贪新厌旧的人。
Wednesday, September 9, 2009
09/09/09/ 09:09:09
今天收到了许多朋友的寄来的祝福,你也收到了吗?
话说起来,今天的早上9点9分9秒,你还记得你在做些什么事情吗?
回想起来,我当时应该是在咖啡店买大包吧?
今天也有很多情侣在今天订婚或结婚的,毕竟是难得“长长久久”的代表日子啊!
记得十年前,1999年9月9日,19世纪的最后一年,也是四条9的日子,当天也特别多人结婚。
当年我还小,我想,就算10年后,090909我再来结婚也不迟。
到了今天,我还是单身汉一条。
回想起来,原来当年的我,很傻很天真。
不过没关系,这事情,就等下个世纪再来考虑吧!
哈哈哈。。。。。
[完]
Monday, September 7, 2009
三连假
Thursday, August 27, 2009
萌
萌(もえ)(Moe)本来是指草木初生之芽等义[1],但是后来日本御宅族和其他的动漫喜好者用这个词来形容极端喜好的事物,但是通常都是对(尤其是动漫的)女性而言,因此,萌え(もえ)现在也可以用来形容可爱的女生。现今,样貌可爱、讨人喜欢的男性甚至非生物也可用这个词来形容。(通常以二次元为主)
目前,这个用法在中文地区的ACG世界中亦已经逐渐地风行起来。ACG喜好者经常把这个词用做动词、形容词等各种的词性,例:“萝莉(或正太、御姊……等)很萌”(形容词)、“被XXX(XXX代入你喜欢的动漫人物)萌到”(动词)……等。
萌可以被理解为“个人因着人物的某些特征而萌生起像燃烧般的共鸣感觉”,故此观察者能否因被观察者而“萌倒”,完全视乎个人因素,也即是说因人而异的。“萌”并非与“可爱”等价,因为除了“可爱”外,也可以由其他特性起发萌感,而“萌”的概念抽象,适用范围也太广(与形容为可爱的对象范围相比),令两者缺少词义相容性。
但当“萌”作动词时,不及物动词可以当作“被可爱的性质所迷”,作及物动词时,可以当作“喜欢”“爱慕”等意思。
能够令人“唤起萌感”的特征,称为“萌属性”。作为尊重被视为萌的人物,胡乱将人物量化成单纯的属性组合是不应该的,因为理论上每一位原创人物都是独一无二,而属性的出现是为了识别和理解其“吸引之处”,而且人物的外在和心理设定不一定在作品中固定维持不变,始终一位人物是一个复杂的整体,能够令被萌者坚持追随的也不是单单一个属性名字。
萌文化约在2003年,以日本东京秋叶原为中心地开始流行开来。秋叶原早先以电器街闻名,自1990年代末开始变成御宅族电玩动漫商品(ACG)的大本营,也成为萌文化的集中地。
现今用法的来源
关于“萌”这个字现今用法的来源,至今依旧众说纷纭,以下为部份几种的说法:
有种说法认为,原本所用的词语应该是“燃え”(もえ),但是因为“萌え”和“燃え”的日语发音相同,且动漫喜好者认为“萌え”更能形容他们对事物喜好的状态,因此后来都用“萌え”了。
亦有说法认为,这个词语原本来自较为常用的“燃えている”(燃烧),但由于日文电脑输入平假名时会智慧判断汉字,而萌え排序在前面,变成现在的写法。
目前“萌”大多使用在二次元里,如果遇到刻意将现实世界(三次元)的人套用到二次元的审美的情况,也有可能用到“萌”。
以上内容,全转载于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按连接看全文)
哈哈,当你看完了维基百科后,应该对此文字的解说有些了解了吧?
好了,接下来可有更深入的解说哦!
如果你是ACG界的朋友,应该都可以了解一半以上吧?
哈哈!
NEXT!
字義
- 草木初生的芽。說文解字:萌,艸芽也。唐韓愈﹑劉師服﹑侯喜﹑軒轅彌明石鼎聯句:秋瓜未落蒂,凍芋強抽萌。
- 事物發生的開端或徵兆。
- 人民。通「氓」。如:萌黎﹑萌隸。
- 姓。如五代時蜀有萌慮。
- 發芽。如:萌芽。楚辭王逸九思傷時:「明風習習兮龢暖,百草萌兮華榮。」
- 發生。如:故態復萌。管子˙牧民:惟有道者,能備患於未形也,故禍不萌。三國演義第一回:「若萌異心,必獲惡報。」
- 日文「moe (もえ)」的漢字。
- 對具備特定要素的形象概念、或具備該等要素的物品及人物抱持好意。帶有無法傳達給對方的意味。
- 引申為喜愛、熱中某種事物的意思。
- 有人主張可以用中華民國國慶日來當作「萌之紀念日」,理由在於萌字本身拆開恰為「十月十日」。
- 無法確知這種主張最早是從何而來,但是很可能是從日本先流傳出來的,至少在 2003 年就已經有日本網頁提出過這個主張。日文稱為「萌えの日」,在日本已經有非常高的普及度。
- 台灣地區響應此一制度的人也已經越來越多,「萌節」風氣在 ACG 界中已經儼然成形。
- 大陸方面則不明,可能因為國慶日是十月一日
起源
- 動畫角色名。
- 已知於2001年世嘉遊戲《SGGG》第一次出現在媒體上,從這可以推斷此詞(以這個意思來運用)最晚應為2000年便存在。
- 早在撥接 BBS (草之根ネット)時代便有此用法。
- 輸入「燃える*1」時選字錯誤。
- 一般日文會寫成「萌え」居多,不過也可以只寫「萌」。
以上内容,全转载于 KomikaWiki(<-----按连接看全文)
好了,今天也搬太多字出来了,希望不会看闷了大家。
明天再继续比较有趣的题目吧!
下个题目: 《萌属性》
[完]